全球性建築盛事「Open House」以限時打開城市中的建築空間,讓民眾透過導覽和體驗深入認識城市與建築發展而聞名。2024年「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」將於11月16日至17日再度登場,今年邁入第五年,將累積四年的市民對話與關注,更進一步形塑,推出「入場:共融」主題。將城市空間化身為「城市客廳」,邀請你進入體驗其中的共融設計與理念,像在自家客廳,能自由走動、自在感受、輕鬆發表。一起感受台北的包容力,也找到你與建築空間的共感與自定義。  


(上圖) 2024打開台北啟動儀式,宣告活動正式起跑。合影貴賓由左至右:財團法人訊工業策進會徐毓良副主任、國立臺灣圖書館張燕琴主任、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馬銘嬭執行長、打開台北學術發起人暨總顧問李芝瑜副院長、打開台北徐千捷創辦人、臺北市政府王玉芬副秘書長、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江秀圈院長、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劉得堅副局長、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鄭榮裕建築師、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翁源彬設計副總監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
臺北市政府王玉芬副秘書長表示:「透過這樣的交流,除了人與人之間、人與空間之間,人與建築物之間,再擴大至人與環境之間,甚至人與城市之間的關係,我們可以更了解這座城市。我們也期待『共融』也『共榮』,透過這個『共融』達到大家共同覺得——我生活在這個空間、生活在這個城市裡面,是我們的『榮耀』。」
 
(上圖) 2024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活動主視覺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
入場解密 議題參與更容易
打開台北創辦人徐千捷表示:「年度全球建築盛事『打開台北』與國際同步,依年度主題邀請不同建築空間參與,期待民眾參與並深化對城市的理解,藉此喚起民眾對城市議題的關注。今年著重於建築與市民的共融,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,記錄台北的進步,培養市民的城市素養與美學,並向國際展現台北的抱負。」

打開台北總顧問李芝瑜也以建築人的角度分享: 「今年的共融主題不僅重視打開主題性的城市空間,更加入水陸共融的特色,打開的範圍擴及公路與水路雙棲,希望能將與民眾息息相關的環境議題浮出檯面,打開關注人與環境關係的廣度與深度。除了從城市挖掘隱藏的水路,找尋過去與水共存的痕跡,到為城市發展與水爭地的影響,期待與民眾一起聊聊未來城市發展的可能」。此外,城市移動沙龍將安排「公路巴士」,讓市民朋友能在城市移動的過程中,同步認識台北城市建築背後的故事。

城市的樣貌與構成,向來始於人群與環境的互動,也是城市抱負的具體展現。今年延續永續,更深入「共融」,揭開不同市民心中對宜居生活的需求,探討世代、文化、自然、族群互融的可能性、都市空間的公共性,以及創造交流場域的社會性。響應Open House Europe的第二年,圍繞Access & Inclusion的概念和目標,以三大重點囊括精心策劃的8種共融主題場域,讓「共融」成為在各個角落真實體驗的溫度。

01 自然交會所:走入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空間,以最低干擾的方式連結自然,全然棲身於此。享受遠離塵囂的寧靜感。

 
(上圖) 推薦空間:裏山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
02 世代遊樂場:走進青銀共居、老幼共學的場域,感受跨世代的交流與共融。讓世代間對話自然而然地交會流通,體驗空間渴望創造的通透感。
 
(上圖) 推薦空間:伯大尼兒少家園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 
(上圖) 推薦空間:COZU Lab.客製玻璃杯實驗室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
03 社群共聚場:進入多元族群的空間,理解性別處境、無障礙空間設計、導盲犬訓練教育和毛孩共享空間。從中看見、理解並擁抱彼此的差異,感受城市孕育的文化豐盛感。
 
(上圖) 推薦空間:惠光導盲犬學校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
打開限制,探索城市紋理
空間不僅是實體存在,更是人與城市情感交流的場域。 穿梭於大街小巷,我們不禁思考什麼樣的空間更讓人不自覺地想要停留?發掘城市的公共性如何向所有人展開,探尋歷史與文化如何獲得新的價值?

04 文化新生地:走進承載時代記憶的老屋,見證它們蛻變成新的樣貌重生。感受文化與情感如何以現代的模樣被延續,讓長情保存。

 
(上圖) 推薦空間:shakyflkoor by草率季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
05 跨域相談室:邀請建築師、設計師與民眾面對面,深入了解理念融入設計之精妙。空間傳遞情感與溫度,為城市注入新價值。打開空間也打破專業的藩籬,理解作品背後的思量,一同展現包容力。

06 時光停駐所:古蹟與老建築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,斑駁的牆面、古老的物件,都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。邀請民眾一同認識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,並透過對話來活化它們。讓我們一起肩負使命感,確保老地方與老物能夠繼續傳承下去。

 
(上圖) 推薦空間: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
幕後解密,感受城市脈動
深入建築的幕後,看見城市的運轉與活力。日日繁忙、充滿創造力的大台北市區散發迷人的光彩。當我們揭開霓虹燈的面紗,我們不禁好奇:是什麼樣的空間在默默維持與建構這座巨大的城市機器呢?

07 創意雙舞台:打開表演藝術與設計公司的台前幕後,解密彼此串連的共生關係。發現合作無間的關鍵是互相尊重。

 
(上圖) 推薦空間:雲門劇場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 
(上圖) 推薦空間:THE R3寓所。圖片提供:打開台北。

08 城市運轉基地:城市的運轉,仰賴無數默默付出的運輸系統與基礎設施。捷運、公車、水利設施,看似平凡的日常,卻是城市運轉的命脈,完善的共融設施,更為居民生活提供安全感。

交流共學 城市主題走讀
打開台北「Insider種子導覽培訓計畫」第三年,打開台北持續以熱忱與專業培力種子導覽員,透過精心設計的三條主題路線,以共學方式帶民眾打開潛藏在空間裡的故事。不只有深度的導覽,透過對空間的提問、討論、分享、互動,讓打開的建築場域成為永續話題的起始點、知識的交會所、更是城市新生的原點。每一次的交流,都將產生對所居住的城市有新見解與觀點。

年度全球建築盛事「打開台北」即將於11月16、17隆重登場,限時48小時帶領民眾深入探索台北的多元空間、體驗城市共融的魅力。特別感謝今年的支持夥伴洋基工程、AEDAS凱達環球與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的共同推動,與Open House Taipei一起爲城市美學運動盡一份力。活動摺頁全新改版,將融合創新設計與互動元素,並加入解密任務,邀請民眾拍照解題並上傳留言板,記錄台北的城市角落,共同打造線上攝影展。只要帶著活動摺頁探索城市建築空間,即可收集共八款的「共融空間解鎖封印章」解鎖空間。此外,11月底更舉辦「共融大客廳」議題沙龍,邀請專家與民眾一起暢談建築議題;12月更將啟動「Open River打開流域」計畫。期待民眾積極參與,共同實現城市的共融、共創、共學、共好。

2024.11.16至2024.11.17打開台北
活動詳請請見「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」官方網站與FB/IG粉絲專頁:
1.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opentaipei.org/
2.官方Instagram:@openhousetaipei
3.官方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OpenHouseTaipei/
活動報名方式:
1.現場排隊 & 線上預約11/01 21:00預約場次開放報名。
2.共融大客廳11/01 21:00同步開放報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