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月津港燈節將於1月18日起,在鹽水月津港親水公園盛大開幕!今年燈節即將邁向第15年,本屆特別以「光的年輪」為主題,呈現此燈節如同年輪一般,從地方作為起點,15年來紮實成長,累積出讓臺南與臺灣藝術站上國際舞台的能量。展期自1月18日到2月16日,共規劃藝術燈區、巷弄燈區、月津超新星,以及公19口袋公園等四大展區,邀請包括日本、韓國藝術家,以及過去曾參與月津港燈節的15組藝術家團隊參與,總計66組精彩作品共同慶祝月津港燈節15週年榮耀。
 
↑ 2025月津港燈節 主視覺海報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
市長黃偉哲表示:月津港燈節不僅是臺南新年最美麗的水岸藝術饗宴,更首開啟臺灣以藝術策展概念進行規劃,結合燈光藝術作品與城市空間環境,呈現出的創新燈節模式。月津港燈節自2012年舉辦迄今,已累積突破700萬參觀人次。近年更延伸出「月之美術館─漫月美計畫」作為藝術能量的在地深根,每年以徵件及策展機制發掘藝術新秀,並結合在地居民創作、舉辦「日常美術課」活動及開發特色商品等,以藝術能量推動地方創生,活絡商機並打造人文氣息濃厚的鹽水小鎮,受到國內外遊客喜愛,更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、交通部觀光署觀光亮點獎等獎項肯定,堪稱臺灣文化節慶的典範與先驅。
 
↑ 藝術燈區 / 又一個月圓 / 森岡厚次 & 京都藝術大學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藝術燈區 / 光聚 / 禹禹藝術工作室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藝術燈區 / 花火城邦 / 先驗物件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
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說明:今年策展扣合主題「光的年輪」,呈現累積15年來的感動與創作深度。亮點作品包括位於藝術燈區的主燈《無盡光輪》,由知名藝術團隊「UxU Design有用主張」創作;另有水幕投影作品《光的年輪》由黑川互動媒體藝術操刀;而禹禹藝術工作室的作品《光聚》、先驗物件的《花火城邦》、日本藝術家森岡厚次《又一個月圓》等,結合在地蜂炮意象及科幻感的空間作品令人期待。與以往不同的是,今年新闢公19口袋公園,依現地自然環境設置4件植物意象的《榮光幻花》作品,以臺灣常見的姑婆芋、蕉葉、蒲公英、野花造型,利用金屬轉譯,以巨型花朵雕塑與光環境打造一座童話般的夢幻花園。
 
↑ 藝術燈區 / 風催葉 / 蔡宜婷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藝術燈區 / 緩緩 / 王振瑋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藝術燈區 / 凝 [MIRAGE] / 曾瑋、王瑞亨、徐子若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
「月津超新星」徵件作品區,則成為大專校院及新秀藝術家的實驗場域,更有全國唯一以水上船屋展現空間裝置、平面、新媒體及表演藝術等各類藝術型態的作品,今年以《前望的回顧nostalgia》為徵選主題,共入選14件水域作品及8件船屋作品,為月津港燈節開創具多元實驗性的交流舞台。
 
↑ 月津超新星燈區 / 忽聞海上有仙山 / 魚溯創作團隊:劉震緯、楊中平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月津超新星燈區 / 人民方尖碑 / 壹畝工作室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
月津港燈節以整個鹽水城鎮為展場的特殊策展環境,15年來已超過300個藝術團隊的參與、累積,讓從一開始的地方燈節,躍身為國際性的城市品牌,成為一個光藝術及城市交流的平台,歷年已有來自日本、韓國、荷蘭、法國、巴西等30餘組國外藝術團隊參展。尤其2020年開辦的韓國首爾「蘆原月光散步燈節」,主辦單位也多次前來月津港燈節取經,並邀請月津港台灣藝術家前往交流,包括有用主張、禹禹藝術工作室、蔡宜婷等藝術家前往參展。為了促進兩燈節進一步合作,今年月津港燈節也特別邀請了「蘆原月光散步燈節」策展、發起人之一、藝術家全榮一參與本屆月津港燈節創作《光的終點:黑洞》作品。
 
↑ 巷弄燈區 / 造月工坊 / How we build a MOON(8bit) / 賴彥勳 x 執行團隊:柯幸君、宋權祐、黃子定、陳寬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巷弄燈區 / 造月工坊 / How we build a MOON(8bit) / 賴彥勳 x 執行團隊:柯幸君、宋權祐、黃子定、陳寬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巷弄燈區 / 月美一號館 / 赤兔製造所內 / 我們的距離 / 緩緩 Nick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巷弄燈區 / 修德拜亭 / HALO / Jun Ong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
文化局表示,今年燈節展期從1月18日到2月16日,開幕啓燈晚會將於月津港親水公園搭建全新的水上舞台,邀請舞蹈團體Luxy Boyz帶來結合燈光與街舞的演出,並由原住民創作歌手舒米恩和女子團體「晨悠」呈現「月津四季」水上劇場,宣告「2025月津港燈節」正式登場,相關活動資訊請關注月津港燈節官方網站及FB粉絲團(←請點選)。
 
↑ 巷弄燈區 / 伽藍廟前廣場 / 歡迎光臨 / 禹禹藝術工作室 x 伽藍廟 x 居民共創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巷弄燈區 / 伽藍廟前廣場 / 歡迎光臨 / 禹禹藝術工作室 x 伽藍廟 x 居民共創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 
↑ 巷弄燈區 / 八角樓內 / 熒熒微光 / 程筑鈺。圖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

註:本篇報導圖文提供:台南市政府文化局。